一).载体的概念
载体(carrier)是指能够承载微量活性成分,改善其分散性,并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吸附性的可饲物质。
微量成分被载体承载后,其颗粒加大,物理特性发生改变,表现为载体的特性,更容易均匀分布到饲料中去 。
常见的载体有两大类,一种是有机载体,另一种是无机载体。
二 . 载体的种类
(一)有机载体 一般是含粗纤维多的物料。例如:玉米粉、玉米芯粉、麦麸、脱脂米糠等。
(二) 无机载体 一般是矿物质,用于微量元素预混料的制作。例如:碳酸钙、硅酸盐、蛭石、沸石、海泡石等。
三. 载体的作用
(一) 使微量成分在饲料中分布均匀,满足畜禽需要,并且避免对畜禽造成危害。
(二)防止微量活性成分在加工和 贮存过程中活性丧失。
四 . 载体的选择和要求
载体的选择是预混料生产工艺中重要的条件之一。为了获得好的混合效果,要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载体。
(一) 粒度
载体承载微量活性成分的能力取决于载体的粒度。粒度影响载体的容重、表面特性、流动性等。载体的粒度应达到以下两个要求:
1. 载体与被载组分的粒度比一般为4:1~8 : 1,即承载量不能超过载体自重。
2 . 载体与主体饲料的粒度比一般为1 :3~1 :6 。
载体粒度一般在80~30筛目之间,即0.177~0.59mm之间。
(二) 密度
添加剂预混料是由各种密度不同的饲料 添加剂原料构成,所以可能产生分层现象。
生产上要求载体的密度与其所承载的微量组分的密度相近。生产复合预混料则要求载体密度为各微量组分的平均值。
一般情况,无机载体的密度大于有机载体。微量元素添加剂的载体密度大,维生素、氨基酸添加剂的载体密度小。
一些载体和饲料添加剂的密度
(三) 粘着性
载体的粘着性越好,越容易把活性成分粘牢、载好。为了提高载体的粘着性,在混合载体和添加剂时,可以加入1.5%左右的植物油。
一般来说,有机载体的粘着性较好,无机载体的粘着性较差。载体的含油量以6%~8%为宜。
(四) 含水量
载体的含水量不能太多,一般要求为8%~10%,不能超过12%,用于药物和维生素的载体水分应不高于5%。
目前,我国添加剂预混料质量标准要求:以无机物为载体的预混料其含水量应低于5%,以有机物为载体的预混料含水量应低于10%。
水分过高,一方面影响配料和混合,容易结块,另一方面也容易使其中的活性成分彼此间借助水分发生化学反应而影响效价,但水分过低,物料干燥,某些载体的颗粒间静电加大,不利于混合且造成粉尘过大(适当添加油脂可以消除)。因此水分是选用载体与稀释剂时必须考虑的因素,必须严格控制。
(五) 微生物
载体携带的微生物直接损害添加剂预混料的品质。因此,载体携带的微生物越少越好。载体不准含有大肠杆菌及沙门氏菌,腐败发霉的物料,不能作为载体。
(六) 化学性状及酸碱度
化学性状是指载体的化学稳定性而言。载体本身应该是不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惰性物质,不应具有药理活性,化学稳定性好。载体不能与微量组分反应,不能损害所承载的活性成分。一般化学稳定性以酸碱度来 衡量。
实践证明,载体的酸碱度接近中性为好,如果酸碱度偏离中性,可用磷酸钙或延胡索酸调整。
(七) 载体的流动性
流动性(又称流散性)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载体与微量活性成分混合的均匀度。流动性过强,成品在运输过程中易产生分离现象;太差,又不易混合均匀。载体的流动性一般以静止角在40°~ 60°。物料的流动性受其粉碎粒度的影响,但当对载体粒度的要求与其他特性要求发生矛盾时,一般认为首先应满足对粒度的要求,而适当牺牲一些如流动性等特性。
(八) 表面特性
载体应有粗糙的表面或表面有小孔,这样有利于微量活性成分吸附在表面或进入其小孔内。
一般认为粗纤维含量高的麦麸、脱脂米糠、大豆皮粉、小麦次粉均属维生素和氨基酸的良好载体。微量元素则多用碳酸钙或二氧化硅等作载体。
(九) 载体的静电
载体的颗粒越小,越干燥,静电荷就越高。当混合时,这些带电的小颗粒与其他材料发生静电吸引作用,使活性组分吸附于混合机或输送设备的表面,造成混合不均匀和活性成分的损失,同时也造成下次混合时的污染;混合时,各个颗粒所带的电荷相同,颗粒之间就会互相排斥,造成粉尘,使活性成分损失且对生产工人的健康造成影响。静电作用也会影响物料的流动性 。
如何消除静电?
1 在载体的表面添加不饱和的植物油或糖蜜等抗静电物质,就能消除静电的影响。
2 . 选择静电荷相反的载体,使载体与微量组分紧密结合,则载体的承载力增加,体积减少,流动性增加且不易分离。
联邦德国对预混料载体的规定
(二) 稀释剂
一 . 稀释剂的概念 是混合于微量活性成分中起稀释作用的物料,本身不能被活性成分吸收,也不能被固定或结块。
稀释剂只是将活性微量成分的浓度降低,减少活性成分之间的反应,不能使微量组分的物理特性发生明显的变化,不起承载微量成分的作用。
二 . 稀释剂的种类
稀释剂可分为有机稀释剂和无机稀释剂两类。
常用的有机稀释剂有去胚玉米粉、右旋糖(葡萄糖)、蔗糖、带有麸皮的粗小麦粉等;常用的 无机稀释剂有石灰石、磷酸二氢钙、贝壳粉、高龄土(白陶土)、食盐和硫酸钠。
三 . 稀释剂的选择和要求
选择合适的稀释剂,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一) 稀释剂的含水量应低于10%,不吸潮,不结块,流动性好。
(二) 稀释剂由于不具备承载能力,故粒度比载体小,一般为0.05~0.6mm。
(三) 稀释剂表面要光滑,具有较好的流动性。
(四) 稀释剂本身要求化学性质稳定,不易改变本身的特性,PH 为中性或趋于中性,一般在5.5~7.5之间,不带静电荷。
(五) 本身为非活性物质,不改变添加剂的性质。
(六) 稀释剂必须是动物可食的,并且是无害物质,不能由于使用稀释剂而导致全价配合饲料或浓缩料的营养价值降低。
(三) 常见的载体和稀释剂
从饲料添加剂角度讲,加入载体和稀释剂可将活性微量组分的浓度降低,并将多种微量活性颗粒分开,减少活性成分之间的反应,保持活性成分稳定性,有效保证添加剂及预混料的质量。在这一点上,载体和稀释剂是一致的。
一 . 有机载体和稀释剂
(一) 有机载体
1 .麦麸:是比较常用的载体,也是畜禽常用的能量饲料,它的主要成份如下:干物质87%左右,水分12%,粗蛋白15%,粗脂肪3%,粗纤维10%,无氮浸出物50%,pH6.4。小麦麸皮内表面有非常多的皱褶开口,具有良好的承载作用。
2 . 稻壳粉(砻糠):稻壳粉碎就得到砻糠,稻壳表面粗糙,毛孔分布均匀,结合水含量少,含纤维素、木质素,营养水平低,且含有大量的无定型二氧化硅,是很好的载体材料。一般稻壳粉的成份:水份7.5~15%,纤维素35.5~43%,木质素24~32%,多缩戊糖16~22%,粗蛋白2.5~3%,灰份13~22%。
3 .脱脂米糠:米糠是糙米(去壳的谷粒)精制成大米的果皮、种皮、外胚乳和糊粉层等的混合物。其中粗蛋白含量在10~18%,脂肪含量高,脱除脂肪后,是良好的添加剂载体,其中纤维含量高,中性洗涤纤维占25.6%,灰份在10%左右。
4 .统糠:它是由米糠和砻糠不同比例的混合物,做载体使用的时,一定要注意其中由于不同的米糠的比例而产生的脂肪的含量,若脂肪高,其中占多数的不饱和脂肪酸容易氧化变质。
5 . 玉米秸秆粉:它富含海绵体,毛细孔多,承载能力大,也是良好的载体,其pH为4.7。容重太轻,流动性比较差。
6 . 花生壳粉:灰分3.30%,水分12.27%,戊聚糖15.27%,蛋白4.8~7.2%,脂肪含量低,大致在1.2~2.8%。承载能力良好。
7 .玉米芯粉:玉米芯粉表面粗糙,内部有非常多的毛细孔,比表面积大,承载能力比麸皮强,具有良好的流散性。该载体在国外应用比较广泛。缺点是如果含有玉米脐根的话,则会影响产品的粒度和均匀度,因为脐根很难粉碎,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应该想办法筛除脐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