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预混料中维生素稳定性的因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

影响预混料中
维生素稳定性因素


        作为预混料核心营养元素,维生素营养历来被配方师和其他畜牧从业人员关注。鉴于维生素本身稳定性差、易受外界条件影响等弱点,导致维生素利用率低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配方师大多单纯通过加大维生素添加剂量以满足畜禽生长需求,而对维生素稳定性影响因素如贮存条件、矿物元素、载体等关注度不够,导致配方成本增加,产品竞争力下降。

微量元素和矿物质

       微量元素特别是铜、铁、锌对维生素的稳定性具有很强的破坏作用,这是因为微量元素引起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严重影响维生素的稳定性。
       有报道,在微量元素Mn²⁺、Cu²⁺、Zn²⁺、Fe²⁺存在的情况下,维生素预混料在贮存3个月后,VK损失80%以上,叶酸损失40%以上,VB6损失20%以上。尤其是其硫酸盐,如硫酸亚铁、硫酸锌、硫酸铜等容易吸潮,在水中溶解度较高,带电离子较易电离,对维生素的破坏性远大于碳酸盐和氧化物,但碳酸盐和氧化物利用率低,且酸盐价格便宜,所以硫酸盐在生产上的广泛使用也是双刃剑。因此,预混料厂商会将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矿物质分开,各自加工成维生素预混料、矿物质预混料,保障维生素的稳定。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蜀ICP备15034754号-2